《求是》刊發周育先署名文章:堅持創新驅動 建設材料強國
發布時間:2022-08-17 作者: 轉載自求是手機報
第16期《求是》雜志刊發中國建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育先署名文章《堅持創新驅動 建設材料強國》。全文分享如下:
堅持創新驅動 建設材料強國
周育先
材料工業在現代工業體系中占據著基礎性地位。發展新材料是中國從制造大國轉變為制造強國的必然要求,是中國擺脫關鍵材料與技術“卡脖子”困境的根本性舉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材料產業是戰略性、基礎性產業,也是高技術競爭的關鍵領域,我們要奮起直追、迎頭趕上。這一重要論述,為我們把握歷史機遇、跑贏新材料產業賽道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
一、中國新材料產業發展任重道遠
“新材料產業是戰略性、基礎性產業”?;A性體現在,新材料產業已經滲透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是支撐航空航天、新能源、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重要產業發展的上游原材料制品業,是托舉新技術、新裝備、新工程等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創新的基礎所在。戰略性體現在,新材料產業是搶占未來科技和經濟發展制高點的重要領域,全球新材料產業保持快速增長態勢、高端材料技術壁壘日趨顯現的背后,是包括美國、德國、日本等在內的世界制造強國將其作為戰略性產業給予政策支持的結果。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新材料產業對標發達國家奮起直追,在產業規模、體系建設、集群效應、技術創新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已經形成了全球門類最全、規模第一的材料產業體系和生產能力?!笆濉币詠恚虏牧袭a業總產值快速增長,從2010年的0.65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超過7萬億元,預計2025年總產值將達10萬億元。創新體系不斷完善,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顯著增強。依托地區資源優勢,形成了環渤海、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等新材料產業集群。關鍵材料不斷突破,新型干法水泥第二代技術裝備研發和中國浮法玻璃第二代技術裝備研發,促進了水泥、玻璃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國產自主研發的新材料為我國航空航天、工程建設等國家重大工程實施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礎和保障。例如,用于白鶴灘水電站打造“無縫大壩”的低熱水泥材料,用于保障“神舟系列”載人飛船、“天問一號”探測器、中國空間站“天和號”核心艙等的先進復合材料結構件。
中國建材集團風電葉片年總產能19660兆瓦,產品覆蓋1.0兆瓦到15.0兆瓦系列,擁有100余個型號,開發出112米海上風電葉片。圖為中國建材集團風電葉片阜寧生產基地。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通過科技創新服務國之重器。高性能碳纖維的研制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是一種含碳量90%以上的新型纖維材料,強度是鋼的7到10倍,密度是鋼的1/4,具有強度大、質量輕、耐高溫、抗疲勞、耐腐蝕、柔軟可加工等優越特性,享有“新材料之王”的美譽。它應用在飛機上,對減輕飛機重量、減少燃油消耗、減少維修成本和延長飛機使用壽命有著明顯優勢。然而,碳纖維制備過程工藝難度大,生產流程變量多,固定資產投資成本和技術壁壘高,我國碳纖維產業長期存在高端產品少、應用開發難的問題。中國建材集團扎根碳纖維領域數十年,2021年9月在青海西寧投資建成國內最大的萬噸高性能碳纖維生產基地,在國內率先實現高端碳纖維成套技術的自主可控,打破發達國家的長期技術封鎖和市場壟斷,保障了航空航天、重點型號裝備等大國重器的應用需求,加快了我國高端應用市場碳纖維國產化進程。布局實施大飛機復合材料重大專項,聯合中國商飛集團深入推動航空級T800級碳纖維及其預浸料國產化、主次承力結構等國產大飛機用關鍵材料研制攻關,成為國產寬體大飛機3個機身部段供應商。
中國建材集團全力推動中國玻璃新材料產業科技自立自強。圖為中國建材集團所屬凱盛科技自主研發的0.03毫米柔性可折疊玻璃,主要應用于電子顯示領域,是我國在玻璃新材料領域取得的一項“卡脖子”關鍵技術創新成果。
編輯 | 綜合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