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十九大精神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實干創新 拼搏進取”主題實踐活動
發布時間:2018-08-24 作者:
2018年8月16至17日,國檢集團西安公司全體黨員參加了由西安公司黨支部組織的“踐行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實干創新拼搏進取”主題實踐活動。本次教育活動由黨支部書記姜忠霄同志帶領,國檢集團西安公司全體員工、西安院黨委副書記常豪同志及黨辦達成莉同志一同參加。本次教育活動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圍繞“延安精神”教育,采取宣講與參觀相結合的形式,開展為期兩天的紅色教育實踐活動。
8月16日上午7:30,全體人員準時在指定地點集合,乘坐大巴車,在滿懷期待的心情中,經過6個小時的路途,到達了此行的目的地——位于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5公里處的梁家河村。坡陡少雨,氣候干燥,自然環境不利于耕種,這里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曾經下鄉七年的地方,這里就是《梁家河》一書中所描繪的地方,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正式開始了這次紅色教育之行。
在解說員的引導下,我們參觀了建于2012年的村史館,該館重現了新中國成立后梁家河的發展歷程,北京知青在梁家河插隊時走過的激情歲月,以及改革開放后梁家河村在富民政策指引下,改變貧窮落后面貌的奮斗歷史。上世紀60年代末,習近平等15名北京知青在梁家河村落戶插隊,他們與人民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不畏艱苦,克服重重困難,融入當地生活,習近平總書記更是為當時的梁家河打造了第一座沼氣池,解決了當地用電難的大問題。隨后參觀了當年知青們生活過的窯洞,讀過的書籍,使用過的工具,以及為改善當地生活條件,建立的合作社、鐵業社、縫紉社等。
隨后,西安公司全體黨員在黨旗下重溫了入黨誓詞。
參觀過梁家河之后,我們又乘車前往當地一家頗具規模的制磚企業,參觀了該企業的兩條制磚流水線。經驗豐富的員工紛紛帶領身邊的年輕員工們了解生產線上的自動配料攪拌系統、成型系統、自動傳送系統、碼垛系統及中心集成控制系統是如何運行的。通過這次參觀學習,員工們對現代化的制磚企業有了更全面、更直觀的認識,了解我們工作中的主要工作對象,有利于我們更好的開展工作,提高個人技能。
第二日,全體人員懷著敬仰的心情參觀了延安革命紀念館,再次重溫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全國革命勝利的光輝歷程,接受了革命傳統教育,特別是延安精神的教育。延安革命紀念館成立于1950年7月1日,是全國解放后建立最早的革命紀念館。延安革命紀念館位于寶塔區西北延河東岸,進入景區的館前是一片開闊的廣場,在廣場正中心佇立著一座毛主席站立像,眺望遠方,意氣風發。走進展館紀念館,館內展出了大量珍貴革命文物、文獻和照片,按歷史順序分列11個單元,400多米長的展覽大廳,以1000多幅歷史照片和800多件革命文物,生動、形象地展現了黨中央和毛澤東在延安領導中國革命的十三年,再現了老一輩革命家們在延安和陜甘寧邊區領導中國人民英勇斗爭的光輝歷史。
參觀完紀念館,我們又乘車前往楊家嶺中共中央駐地舊址參觀。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和中共中央機關在此居住。在這期間,中共中央繼續指揮抗日戰爭敵后戰場并領導了解放戰爭、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召開了黨的“七大”和延安文藝座談會。1942年在此建成中央大禮堂,1945年4月23日至6月21日在中央大禮堂隆重召開了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七大”選舉了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任弼時同志為中央書記處書記,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書記處主席。
之后,我們又來到棗園。棗園是中共中央書記處所在地。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書記處由楊家嶺遷駐此地。中共中央書記處在此居住期間,繼續領導全黨開展了整風運動和解放區軍民開展的大生產運動,籌備了中國共產黨“七大”,領導全國軍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并領導全國人民為爭取民主團結、和平建國,同國民黨頑固派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為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全面內戰作了充分準備。一步入棗園,在小廣場上就有當時中央五大書記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和任弼時的銅像。瞻仰過領袖塑像,來到當年中央領導同志的居住區。舊居里有毛澤東舊居,旁邊有防空洞。在山坡上下,還有朱德舊居、周恩來舊居、劉少奇舊居、任弼時舊居、張聞天舊居、彭德懷舊居。瞻仰革命先輩們的辦公和生活遺物,令人想起在那艱難歲月,他們通宵達旦地工作,領導全國人民奪取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棗園中還有書記處禮堂、中央機要局、中央軍委作戰研究室和行政辦公室等。我們跟隨著引領員的講解,了解了當年中國共產黨是如何在延安扎根,如何解決生存問題,如何在艱苦絕卓的條件下與敵人堅持戰斗,并一步步取得革命勝利的果實。
走過革命前輩們生活過、工作過、奮斗過的地方,看到他們生活過的窯洞,使用過的武器,召開過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中央大禮堂,我們心情久久不能平復,延安這片土地上崛起了一代偉人,產生了無數革命志士,他們拋頭顱撒熱血,創造了一個今天的世界強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火種就是從這里開始的,它使人心里充滿敬畏。感受著片孕育新中國的土地,感受著新中國開創者的艱辛和無畏,這次紅色之旅是一次對心靈的洗滌,對靈魂的凈化。
通過這次參觀,加深了我們對延安的了解,感悟到了一種延安精神。這種精神包涵了艱苦奮斗、理論聯系實際、不斷開拓創新、實事求是,這是我們黨始終追求和堅持的。中國共產黨成為抗日戰爭的主要力量并最終取得勝利,靠的是一種精神,一種對革命信念和共產主義事業的追求,這種追求艱苦奮斗、實事求是、為人民服務等一起構成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既是歷史的,也是現在和未來的。它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我們民族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
我們要始終堅持弘揚偉大的延安精神,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不忘為人民服務,牢記實事求是、艱苦奮斗精神,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為偉大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我們要以延安精神教育和引導我們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構建和諧社會打牢堅實的思想道德基礎,以革命先驅們的無畏精神為榜樣,堅定意志,弘揚十九大精神,為廣大人民群眾做好先鋒帶頭作用,更要把這種精神帶到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去,做好每一個崗位的點滴工作,不斷開拓創新,為國檢集團的未來發展貢獻最大的力量,與身邊的每一位同事互為引領,把延安精神傳承下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飲水思源,增添光彩!